当前位置:首页>>案例报道
《检察日报》《河南日报》同日刊发卫辉市院检察长先进事迹
时间:2022-07-18  作者:  新闻来源:  【字号: | |
《检察日报》《河南日报》同日刊发卫辉市院检察长先进事迹
    

《检察日报》《河南日报》同日刊发卫辉市院检察长先进事迹

     近日,最高检党组书记、检察长张军到河南调研,对我省基层院建设工作给予充分肯定,并要求对在“脱薄争先”工作中涌现出的先进典型及时进行总结、宣传。今天,《检察日报》《河南日报》分别刊发了卫辉市院党组书记、检察长陈富贵的先进事迹。

 

6月26日检察日报1版《踏过此山去,再攀更高峰——记脱薄路上的“六同”检察长陈富贵》

今年盛夏,孟姜女河堤旁,火红的太阳烘烤着金黄的大地,麦浪翻滚着,似乎在扑打着远处的山、天上的云。为办理一起公益诉讼案件,河南省卫辉市检察院检察长陈富贵正在大堤上巡河。

一年多来,曾经顶着“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检察院”帽子的卫辉市检察院,深入学习贯彻习近平法治思想,落实最高检每一项工作要求,在“同吃、同住、同办文、同办案、同考勤、同值班”的“六同”检察长陈富贵的领跑下,从一盘散沙凝聚成一座堡垒,摆脱了基层检察院“跟跑者”的名号,打赢了脱薄摘帽的翻身仗。

找准薄弱问题的“病灶”

 

2019年,曾经是先进检察院的卫辉市检察院遭遇“滑铁卢”——连续两年在新乡市检察机关考核中倒数,信心丢了、骄傲没了,全院上下像泄了气的皮球,提不起精神。

就在这样的关口,组织派50岁的陈富贵来到了卫辉市检察院。

摆在陈富贵眼前的是一个大难题——全院人员平均年龄46岁。因为历史遗留问题,院里连续12年没有新招录人员,没有检察官助理、没有书记员,甚至连有效的办案团队都组建不起来。2020年底,卫辉市检察院被确定为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检察院。

“想到难,没想到这么难。”陈富贵想起上任前,新乡市检察院检察长许晓伟嘱托道:“富贵,院党组把你放到卫辉是对你寄予厚望的。”他缓了缓气、稳了稳神儿,告诉自己:“脱薄的关键是关键少数。检察长是全院的主心骨,我不能慌。”

薄弱在哪儿?如何改变?陈富贵决定要把薄弱的“病灶”找出来、解决掉,尽快破局。

第二天,当干警们还在议论着新任检察长是什么工作风格时,陈富贵已经开始挨个办公室串门了。

“老李,今年家里孩子该高考了,准备得怎么样啊?”

“今年分了多少个案件?有啥困难没?”

 

虽然跟每个人唠的家常都不太一样,但每一次谈话的最后,陈富贵都会说:“我是来同大家一起干工作的,不是来当官的,更不是来享受的,欢迎你随时监督我。”

陈富贵的坦诚,让大家放下了心里的戒备。“地位不如从前了。”“岁数大了,干不动了。”“干多干少一个样、干与不干一个样。”……干警的话语里有委屈,也有抱怨。一个月里,陈富贵和5名班子成员分别与全院58名干警开展谈心谈话137次,弄明白了问题的根源在于“人”。

“客观上,人员少,但是最根本的原因还在于主观上的思想滑坡。”通过对干警们进行精准“画像”,卫辉市检察院党组找到了薄弱问题的“病灶”。

“输血”到“造血”

在被确定为全国相对薄弱基层检察院后,最高检以及河南省、新乡市三级检察机关为了帮扶卫辉市检察院“脱薄”不断向其“输血”:最高检选派两名选调生补充到卫辉市检察院办案一线;河南省检察院检察长段文龙到卫辉市检察院调研,帮助配齐补强班子;新乡市检察院党组更是多次协调当地党委政府,争取人力、物力支持。

“同志们,卫辉的底子并不差,薄弱也只是暂时的,咱不能自己看轻自己。大家都是单位的一员,院里发展不好,谁脸上都没有光。”全院大会上,陈富贵给大家说起了掏心窝子的话。

然而大家似乎不买账,紧接着在一次全院大会上,就给陈富贵来了一个“下马威”:全院58名干警,参会人数不到一半。经过核查发现,其中不少人是装“病号”。

问题不是一天造成的,改变也不能一蹴而就。从思想抓起、从制度抓起。第二天早上8点,陈富贵组织全体干警到单位大院的国旗下集合点名并讲话:“同志们,请大家想想胸前的党徽,再抬头看看头顶的国旗、墙上的检徽。我向大家承诺我在任期间,不迟到、不早退,希望大家也可以做到。”

从此以后,早点名作为卫辉市检察院的一项制度延续下来,即使现在形式变成了线上签到,但是制度的约束力一直都在。借着检察队伍教育整顿和党史学习教育的契机,卫辉市检察院修订完善了25项规章制度,干警们心里“事事讲规范”的边界感渐渐清晰了起来。

家里真有事可以请假,但是装“病号”绝对不允许。针对“吃空饷”的行为,陈富贵态度很坚决:该辞退辞退、该劝退劝退。这样调整后,岗位腾出了位置,该院招录了2名公务员、转聘8名书记员。

要严管,也要厚爱。陈富贵到任后,修缮了值班室、图书馆、活动室。干警们议论说,就连食堂的饭菜也变得好吃了。曾经长期缺位的考核奖、值班补贴等福利待遇也都逐步协调解决了。

一连串大刀阔斧的举措,让“虚弱”的卫辉市检察院恢复了自我“造血”的功能,各项工作运转逐渐步入正轨。

“没个检察长的样儿”

大家私下议论说,“老陈没个检察长的样儿”。他出现在单位的值班室里,出现在写审查报告的电脑旁,出现在烈日下巡河的大堤上,还出现在被害人的家里、信访老户的身旁……有人建议给陈富贵配个“帮手”,他嘿嘿一笑,摆摆手拒绝了:“咱院人手本来就不够,得紧着办案用。”

陈富贵认为,单位人少,得尽量把人员向业务口倾斜。有一次,新乡市检察院的一名老同志到卫辉调研,看到陈富贵自己在办公室写材料,很吃惊:“你都是检察长了,材料还得自己写?”陈富贵说:“我是检察长,全院的工作我最了解,写起来更顺手。”为了给员额检察官腾出办案时间,他和其他党组成员包揽了重大疑难案件,陈富贵说:“你们专心办案,难事交给我们。”

刚到检察院工作的姚珍珍对陈富贵的第一印象就是他的黑眼圈。有一次,因为有紧急任务,她干完工作已经夜里11点了,最后需要陈富贵审核签字。已经这么晚了,给检察长打电话会不会影响他休息?姚珍珍犯了难,但想起平时同事们口中对陈富贵“以身作则、平易近人”的评价,她还是鼓起勇气,给陈富贵打了电话

“我在办公室,你直接过来吧。”陈富贵的回答让姚珍珍很是意外。进门后,她在堆成小山的卷宗材料里看到了陈富贵,他顶着一双黑眼圈,眼睛里布满了血丝。

“一把手都在这么干,我们咋好意思拖后腿?”慢慢地,院里的干警抱怨少了,干活多了。

凝心聚气,最重要的还需要党建的引领。通过调整党支部、参观红色基地,卫辉市检察院党组与唐庄镇党组结成对子。在吴金印乡镇干部学校,陈富贵带大伙儿重温了“太行公仆”吴金印的先进事迹,“吴金印同志就是我们身边的人,当年他领着老百姓向秃岭要粮,成为‘最美奋斗者’。那么大的困难他们都没有退缩,我们这点暂时的小困难算什么?”

“我们在巡查!”“发现险情!”“已处置!”……

2021年7月,受“7·20”特大暴雨灾害影响,卫辉市主城区遭遇了连续7天的城市内涝,陈富贵带领着全院45名党员干部组成防汛突击队,将党旗插在了坚守的孟姜女河堤坝上。他们扛沙袋、打地桩、访灾情、搞重建,连续58天坚守堤坝一线并参与灾后重建。大堤上,衣服裤子裹在身上干了湿、湿了干,长时间在水里浸泡,陈富贵和干警们的脚都发白发涨、起了褶子,但这次,没有一个人退缩。

“我们守住了家园,共同打赢了一场硬仗。”灾难面前,卫辉市检察院干警心往一处想、劲往一处使,拧成了一股绳。从最初的“破罐子破摔”到“不好意思不干”,再到“必须好好干”,不到两年时间内,卫辉市检察院干警的思想发生了翻天覆地的变化。

真心帮老百姓办实事儿

“检察精英敢担当、衷心为民献爱心。”2020年5月,当事人老姚将一面锦旗送到陈富贵手中。提起老姚,那是卫辉市检察院“挂得上号”的人物,他因为一起申诉案件,连续上访22年讨要说法。一听说老姚要来,大家都巴不得躲得远远的。

刚到卫辉市检察院上任,陈富贵就听说了老姚的“大名”,当时案件已经分到一名员额检察官手中。在一次谈心谈话中,陈富贵感受到了这名检察官的畏难情绪。“这个案件我来办,检察长办信,就应该主动承担起这类‘疑难杂症’。”陈富贵点名要走了这个“骨头案”。

“老姚,你腿脚不方便,就别跑了,我去找你。”陈富贵给老姚打电话要来地址,十多分钟后,他出现在老姚家中。这样的串门,陈富贵半个月去了三次。在陈富贵的手机里,他和老姚的通话和短信记录翻了好几页。他给自己定了个规矩:电话必接、短信必回。

“陈检是真心帮我们老百姓办实事,他的话我听进去了,我不告了。”最近,老姚给陈富贵发了一条短信,说疫情防控期间自己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。陈富贵让他感受到了社会的善意,他也要将这份善意传递出去。

检察长首先是检察官。陈富贵到任之后,一直牢记“领导干部要带头办案”的要求,坚持主动阅卷、出庭、主持公开听证、承办信访案件。2021年,陈富贵办理疑难复杂案件38件,主持公开听证20件,化解信访矛盾5件;今年前5个月,他已经办理了18起案件。

“脱薄”的关键在关键少数。在他的影响下,2021年,卫辉市检察院班子成员办案占比15%,14件群众信访案件均由班子成员包案化解。

2021年,卫辉市检察院各项业务指标位居新乡市检察机关第4位,2起案件被评为河南省检察机关典型案例。今年前5个月,卫辉市检察院64项核心数据指标中,有25项位居新乡市检察机关前列。

如今的卫辉市检察院,大家都铆着一股劲儿。干警们已经不满足“脱薄摘帽”,而是想着争先创优,成为检察机关的“领跑者”——“陈检说了,我们不比任何人差,只要好好干,我们还能拿回原来全市、全省的先进,甚至以前想都不敢想的全国先进也是有可能的。”

 

6月26日河南日报4版《一个基层检察院“脱薄”记》

“我在办公室,有份急材料要整。你直接过来吧。”6月23日夜里11点多,听到电话那头检察长的声音,卫辉市检察院干警姚珍珍安下心来,拿着急需审核签字的文件来到检察长办公室。

这个检察长咋恁拼?这得从3年前说起。当时,卫辉市检察院连续多年在新乡市检察系统中考评倒数,组织派50岁的老陈来,就是冲着他能吃苦、不服输。

“想到难,没想到这么难。”6月24日,陈富贵对记者说,当时全院人员平均年龄46岁,连续12年没进新人,还顶着“全国薄弱基层检察院”的帽子。

陈富贵挨个办公室“串门”:“老李,孩子高考准备得咋样?”“案件办理有啥困难没?”……他向大家表态:“我是来同大家一起干工作的,欢迎随时监督我。”

一个月里,陈富贵带着班子成员与全院58名干警开展谈心谈话137次,从大家或多或少的牢骚中,他弄明白了薄弱的根儿在人,就拿一次省检察院的巡视动员会来说,58名干警参会人数不到一半。

“客观上,人少;但根本上,还是思想滑坡。”陈富贵组织全体干警到国旗下集合:“同志们,看看胸前的党员徽章,再抬头看看国旗、检徽,现在是咱院最难的时候,但办法总比困难多,我向大家承诺,只要在任一天,不迟到、不早退,周六周日轮岗值班,大家有任何问题随时都能找着我。”

一系列“脱薄”改革在卫辉市检察院开启了:硬手腕定制度、抓管理,先后建立了25项规章制度;带队伍、聚人心,庸者下能者上;重修图书馆、活动室,给单身同志、家在外地的同志配宿舍。

大家渐渐发现,这个检察长确实不一般:每天一早赶到单位上班;拿着餐盘跟大家一块儿排队打饭吃饭;志愿服务、下乡普法他总是冲在最前头。有一次,新乡市检察院一名老同志来调研,看到陈富贵在写材料,很吃惊:“你都是检察长了,材料还得自己写?”老陈嘿嘿一笑摆摆手:“检察长写材料更能了解全局,你问俺院里啥数据,我张口就来,不信你考考我?”有人建议给他配个“帮手”,他拒绝得干脆:“咱院人手本来就少,办案第一。”

办案对于检察官是“头等大事”,“当了检察长,更得带头办好案。”他说。

老姚因为一起案件连续22年上访要说法。一来到院里,陈富贵就点名要走了这个“骨头案”。“老姚,你腿脚不方便,就别跑了,我去找你。”陈富贵半个月连去了3次。了解到老姚家的实际困难,陈富贵帮老姚申请国家司法救助、筹集救济款,对他说:“老姚,你给我打电话,我必接,发短信,我必回!”

“陈检真心帮我们办实事,他的话我听进去了,我不告了。”前段时间,老姚给陈富贵发了一条短信,说他加入了社区志愿服务队,是陈富贵让他感受到了善意,他也要把这份善传递出去。

这一件件事积累着大家对陈富贵的信任,也积攒着大家争先创优的干劲儿。今年前5个月,该院在检察系统64项核心数据指标中,25项位居新乡市前列,纠正漏捕漏诉率、诉前羁押率等多项指标位列前三,曾经薄弱的检察院在“六同”检察长的带领下“脱薄”摘帽,铆足劲头创一流。

 

 

 

下一篇文章:【能力作风建设年】公益诉讼:烈士墓旁的黑水沟变成碧草青翠
版权所有 新乡市人民检察院 豫公网安备41070202000155号
地址:河南省新乡市新飞大道100号 举报电话:0373-5062000
工信部ICP备案号:京ICP备10217144号-1
技术支持:正义网
本网网页设计、图标、内容未经协议授权禁止转载、摘编或建立镜像,禁止作为任何商业用途的使用。